“签了一份承诺书,避免了跑冤枉路!”“不用再提供各种证明,效率更高了!”“推崇诚信承诺,让服务更方便、更人性化!”……
人社服务是否高效便捷,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曾经,繁琐的办事流程让群众“犯难”和“堵心”。如今,告知承诺制让群众既节省了时间成本,也在政务服务中体验到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着眼群众“最盼、最急、最需”之处,人社系统积极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这不仅是减证便民、优化服务的一项改革探索,也是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一次生动实践。一纸承诺书,承载着责任、担当,以及浓浓的民生情。
“承诺”替代“证明”群众办事更便捷
“本来想到市社保中心咨询一下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结果当场就把业务办好了,速度快得出乎意料。”回忆起今年7月的办事经历,四川雅安的张女士由衷地感慨。
给张女士带来便利的,正是雅安市人社部门推行的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原来,在张女士申领其父亲养老保险死亡待遇时,父女两人不在同一户口簿上,家里也没有能证明父女关系的材料,这让她忧心不已。
“我们了解情况后,现场告诉她养老保险死亡待遇申领‘关系证明’可适用承诺制。并指导她签署了《申领丧葬抚恤金和个人账户余额承诺书》。”该社保中心工作人员说,审核完成后,便为张女士办好了丧葬费和抚恤金支取业务。
从“忧心”到“放心”,小小承诺书凝聚着人社部门近两年的努力。
2019年,聚焦群众关切、涉及面广、密切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证明事项,人社部确定在全系统就6项社会保险经办和12项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事项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2020年,在试点工作基础上,人社部对部本级办理的24个事项的89件次证明材料实行告知承诺制。
各地人社部门结合实际出台举措,不断把该项工作做实做细,用“告知承诺”替代“证明材料”,用“信息多跑路”实现“群众少跑腿”。
“2019年以来,我们按要求分两批取消了116项相关证明材料,并在社保经办、人事考试等领域开展告知承诺制试点。这次公布保留的22项证明事项中,有8项实施告知承诺制。”河北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从健全完善告知承诺制各项制度、加强事中事后核查、强化信息联通和部门数据共享等方面推进告知承诺制落地实施。
山东省人社厅将实施告知承诺制作为便民利企的民心工程,全面梳理证明事项名称、数量、办理方式,做到省市县三级人社部门证明事项“三个基本统一”,逐项编制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办事指南,规范告知承诺书,明确办理操作流程,实现全省同标准办理、无差别受理、一体化处理。目前,该省已有86万余名办事群众获得“无证明”办事体验。
海南省社保中心在今年6月推出8个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包括单位基本信息变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申请、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申领、工伤保险待遇变更、异地就医住院散单报销申请等,涉及的证明材料有14项。
“以前报销要填写的单子一大把,现在只要签署承诺书,不用填单,工作人员帮忙扫描单据。”在办理职工异地就医住院报销业务申请时,海口市的程女士表示,“告知承诺制让服务越来越便捷!”
齐发力,见实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人社系统共为540万余名办事群众累计减少3000多万份证明材料。
严把“审核关”人社服务更精准
“我考过两次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第一次报名时要现场提供学历、社保、工作单位等六七项证明。一大早赶到报名点,排了近两小时队才报上名。第二次报考时,直接在网上填写一个基本信息,两分钟就搞定了。”南京市民陈燕华记得很清楚,这种变化得益于江苏省人社系统推行的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自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开展以来,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的应试者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考生足不出户,通过在线承诺并缴费,即可实现报名全流程网上办、零跑腿。“省去了路途上的奔波劳累之苦,又节省了时间和金钱,办事体验更好了,报考的积极性都提高了!”陈燕华说出了很多报考人员的心声。
在报考人员受益的同时,基层人社部门的负担也明显减轻,工作人员的获得感和成就感进一步提升。
据介绍,以前,报考人员资格审核工作全靠人工现场进行,基层工作人员需要“凭经验”“靠肉眼”“费苦力”对报考人员提交的材料逐一进行审核。这不仅要耗费很多的人力和时间,对于证书的真伪也难以快速辨别,可能出现审核不好和审核不准的情况,很难杜绝制假、造假现象。
“现在我们通过公安部人口信息库、教育部学信网等数据平台,对报考人员填报的身份、学历学位、所学专业等信息进行核验,审核工作更加精准严格、高效快捷,极大地压缩了制假、造假行为的空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量。”人社部相关负责人指出,这种审核方式缩小了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对他们自身也是一种保护。
江苏省人事考试中心主任朱波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告知承诺制也是在倒逼我们政府机关,政府服务部门运用信息一体化、数据共享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要求更高了。”
“一方面要向参保企业和群众做好政策解读工作,积极引导申请人诚实守信、珍惜自己的信用。另一方面,要有‘信用管理’的工作思路和手段,利用政务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对申请人承诺内容的核实力度。”河南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说。
为推动告知承诺制有效落地,不少省份还专门对社保经办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同时,梳理考生最关注的问题,制定问答口径。
“虽然办事‘不见面’,但一通电话,河北省人事考试中心就为我解答了报名资格的疑问,及时又精准!”报考了执业药师的郭鹏满意地说。
守信推断失信惩戒风险防控更有效
为了化解潜在的经办风险,推动告知承诺制行稳致远,人社部门创新信用管理,多渠道加强风险防控。
聚焦“最先一公里”制度建设,实行“守信推断+失信惩戒”相结合的新办法,让守信者获得更加便捷、优质的政务服务,不守信者受到限制、得到应有的惩戒。
在社保经办方面,制定出台了《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人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加大对虚假承诺人信用惩戒力度。在专技考试报名方面,建立了专技考试诚信档案库,探索失信应试人员黑名单制度。对成绩合格人员进行复核、抽查,并积极探索社会监督方式,对成绩合格人员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举报,防止承诺人“一诺了之”。
“为群众办实事,既要打开‘前门’方便群众,又要堵住‘后门’断后路,才能实现‘让绝大多数守信者方便、让极少数失信者受限’的目的。”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说。
江西省还在省级集中社保信息系统中建立“社保经办服务不良信用库”,规划设计网上黑名单自动比对、预警和监管等功能。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服刑人员冒领社保待遇清查、死亡人员亲属继续领取社保待遇核查,进一步降低经办风险。
安徽省探索建立告知承诺书公示制度,通过运用新媒体曝光、舆论施压惩戒、信用等级评价、失信名单公示等多种手段,不断完善“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同时,将实行告知承诺审批与事中核查、事后监管有机结合,最大限度降低实行告知承诺制的风险。
“人社部门推行告知承诺制,我们办事更快了、跑腿更少了,应该得到信任和支持。在办理相关业务时,更要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去对待。”参加了高级经济师考试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在签署承诺书的那一刻,他深刻体会到:“这种以诚信为基础的服务模式,在方便群众的同时,还需要大家共同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