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镜头定格生态之美 影像赋能城市未来
发布时间:2025-03-31 10:13:20 作者:王超 来源:乌海日报 浏览次数:

  3月30日,“和美家园 万物共生”——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摄影艺术展(乌海站)首展暨生态乌海摄影展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开展。这场视觉盛宴不仅以镜头语言讲述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鲜活故事,更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影像,唤醒了全社会共建生态文明的思想共识。

  影像艺术作为跨越语言的文化载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正发挥着独特作用。此次艺术展首次以森林、湿地、海洋、荒漠、城市等生态系统为策展结构和影像叙事方式,打破了传统生态保护的单一叙事,实现了自然生态与地域文化的对话共生。

  乌海历史悠久、文化多元,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拥有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沙海山城”的奇特景致声名远播,为这场对话提供了绝佳舞台。

  摄影艺术展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景观等通过图片来传播,更加生动、直观且具有辨识度。因此,积极利用摄影作为宣传媒介,将鲜明特色的地缘文化与摄影文化充分结合,打破本地摄影资源的单一性,是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比如在候鸟观测点、湿地保护区将优秀摄影作品转化为AR互动装置,游客扫描实景即可观看作品背后的生态故事;或以文旅产业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为支撑,以活态文化为体验,开发跟着镜头游乌海主题线路,串联桌子山岩画、小三线军工文化、秦明长城遗址、国家工业遗产等特色景点,展现城市独特的生态文化底蕴。

  此次摄影艺术展让镜头成为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桥梁,也让大家看到真正的传承需要公众成为主体。同样,区域文化的挖掘与生态保护需要长期积淀,更需要全民的共同参与。我市可以通过开展寻找老照片里的乌海、我眼中的家乡等摄影比赛征集活动,鼓励市民提供反映城市变迁的家庭影像;建立摄影志愿者联盟,让爱好者参与鸟类监测、栖息地巡护等工作;在企业、社区邀请老一辈建设者讲述照片背后的奋斗历程,让影像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地域文化的生动载体。

  摄影艺术展的闭幕不应是终点,而应是区域文化生态价值转化的起点。当生态影像与地域文化相互赋能,才能让镜头里的美好落地为可触摸的生活、可参与的实践,方能真正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永续发展愿景。

关闭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