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凤凰巧娘手工坊”里学手艺
发布时间:2025-04-01 09:34:53 作者:段维娜 来源:乌海日报 浏览次数:

  

  居民在“凤凰巧娘手工坊”内学习制作手工艺品。

  3月26日,海勃湾区凤凰岭街道墨香梨园社区“凤凰巧娘手工坊”内热闹非凡,居民们围坐在桌子前,摆弄着手中的扭扭棒、针线、掐丝、羊毛毡,一件件精致的手工作品逐渐成型,大家一同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用指尖上的艺术编织出了满满的幸福感。

  为爱而生

  就业增收加速度

  “凤凰巧娘手工坊”不仅汇聚了各式各样的精美手工艺品,还承载着一个个关于坚韧、希望与爱的故事。面对生活重压,许多人因照顾家庭、身体残疾而无法外出工作。为解决她们的就业问题,“凤凰巧娘手工坊”应运而生,社区为她们提供免费培训,无论是需要照料孩子的宝妈,还是需要照顾老人的家庭成员,都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家中灵活作业,将爱与梦想融入每一件作品中,让她们重燃自信、展现才华、创造价值。

  同时,社区通过“凤凰巧娘手工坊”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与公益集市有效衔接,利用线上线下搭建爱心桥梁助力销售,为她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一些心灵手巧的居民,通过手工制作实现了居家就业,增加了家庭收入,为社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手工坊聚焦居民需求,盘活资源,免费为居民培训,成功助力辖区困难群体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非遗与现代工艺手工技能。社区利用公益集市、网络平台,线上线下多方推广,将手工艺品推向市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手工艺,增加困难群体收入。今年,我们还将与十余家单位达成共建合作,不断增加困难群体收入,让‘凤凰巧娘手工坊’成为民族团结的幸福之家、切磋技艺的大舞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先锋队、助力美好生活的好帮手。”墨香梨园社区党委书记韩肖莹说。

  “艺”起互动

  联结睦邻情谊纽带

  “凤凰巧娘手工坊”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居民创造了共处空间,为各族群众搭建了一个相互了解、尊重、包容、欣赏、学习、帮助的交流平台。手工坊创办以来,开展了“石榴花开共筑梦,爱在邻里绘新篇”“中华民族一家亲 巧手共连邻里情”等主题活动13次。

  手工坊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专业细致的指导以及浓厚的学习氛围,成为提升居民技能的重要平台。此外,社区以“手工”为媒介,让爱好相同的各族邻里们相互交流、相互配合,使邻里关系变得更加温暖、更加亲密,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区贡献力量。“我一有时间就会来到咱们社区的手工坊,在这里我既能学到手艺得到收益,还能交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非常开心。”辖区居民封彩霞说。

  去年以来,“凤凰巧娘手工坊”先后开设了涵盖多个领域的手工课程8期,从传统的编织、掐丝、羊毛毡工艺,到充满创意的扭扭棒,紧跟时代潮流,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也满足了居民多元化的需求,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手工坊中开启技能提升的大门。

  溯源历史

  赋能传统文化新活力

  “凤凰巧娘手工坊”的创建不仅源于对手工的热爱、对生活的希望,更是源于对历史文化的敬意与传承的使命感。在这里,琳琅满目的手工制品,它们或色彩斑斓,或造型别致,每一件都散发着魅力,彰显着艺人的匠心独特。从精美的掐丝技艺到质朴的编织,从精巧的烫画到灵动的羊毛毡艺术创作,这些技艺不仅是生活的智慧结晶,更是地域文化的独特标识。它们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诉说着先辈们的勤劳与智慧,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居民与文化的桥梁。“凤凰巧娘手工坊”的诞生,为这些珍贵的技艺提供一个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让历史记忆在一丝一线、一针一刻中得以延续。

  “凤凰巧娘手工坊”通过丰富课程、专业指导、实践交流以及就业增收等多方面举措,不仅让各族居民掌握了一门实用的手工技艺,更培养了她们的创造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居民个人成长和社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下一步,墨香梨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将依托‘凤凰巧娘手工坊’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为辖区女性搭建展示才华、传承文化的平台,营造和谐温馨的社区氛围,帮助大家以巧手织就美好生活,以匠心铸就花样人生。”韩肖莹说。

关闭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