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向沙“宣战” 奏响绿色生态新乐章
发布时间:2025-04-09 10:38:11 作者:赵永刚 来源:乌海日报 浏览次数:

  

  绿染全城满目新。 (赵政宇 摄)

  

  ■统筹“五区一河”治理 全方位打造美丽乌海

  祖国北疆,黄河蜿蜒穿流。我市是黄河进入内蒙古的第一站,地处乌兰布和沙漠、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交会处,防沙治沙是守护生态、保障民生的关键“战役”。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乌海人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向沙“宣战”,在漫漫黄沙中闯出一条“绿进沙退”的生态发展之路,为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

  近日,在海南区拉僧庙镇图海山南侧,记者看到几十名工人顶着风沙分散在一座座沙丘上弯腰劳作,铺设草帘,更新滴灌设备。

  “防沙治沙工程的实施,将有效提高防风固沙能力,降低沙尘暴的强度和频度,抑制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乌海市库布其-毛乌素沙漠沙化地综合治理及‘三北’工程林草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中,海南区已经完成9500亩治理任务。今年,我们将继续实施,目前项目已全面复工。近期,我们将灌溉第一水,计划4至5天完成今春首次灌溉,随后就补植霸王、白刺等本地沙生灌木,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市自然资源海南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陈丽芳说。

  我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肆虐的风沙不仅侵蚀着土地,也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

  面对严峻的生态挑战,去年以来,我市结合地区实际,通过人工造灌木林、人工种草和工程固沙等措施,系统开展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非沙化土地生态修复。实施乌海市“三北”工程林草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采取退化林修复、中幼林抚育、退化草原修复等措施,治理修复面积3.881万亩。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倒排工期,实行日调度机制,安排专人专班提供技术指导,加强巡回检查督导,提前完成原计划2026—2030年的治理任务,切实把荒漠化治理“攻坚战”打成“歼灭战”。

  同时,我市全面推行“林长制”,构建四级林长制体系,176名各级林长肩负起守护绿色的重任,将责任落实到每一片林地、每一块绿地。在此基础上,创新性推出“林长+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强化检察监督、行刑衔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保护合力。

  科学规划是防沙治沙取得成效的基础。我市遵循“以水定绿、适地适种”原则,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根据本地干旱少雨、土壤沙化的特点,科学选育适合本地生长的超旱生植物,如梭梭、柠条、白刺、霸王、花棒、杨柴、蒙古莸等沙生植物,这些植物耐干旱、抗风沙,能够在恶劣环境中扎根生长。同时,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措施,动态调整灌溉次数,保证植物生长用水需求,又最大程度节约水资源,降低生态建设和养护成本,提高治理成效。

  “三北”防护林工程作为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我市的防沙治沙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我市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依托,对沙化、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地区进行了集中治理,先后实施了一批生态建设工程和防沙治沙重点工程,沙化土地治理做到“应治尽治”,有效遏制了沙漠扩张。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在城市周边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阻挡风沙侵袭。甘德尔山生态治理区更是令人瞩目,曾经荒芜的风积沙地如今绿树成荫,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此外,我市积极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通过与内蒙古农业大学携手合作,开展矿山生态修复试验研究,编制完成相关技术规范和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覆土绿化、植被恢复等措施,昔日满目疮痍的矿山逐渐披上绿装,生态功能得到有效修复。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市防沙治沙成效显著。荒漠化面积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减少”,分别从2009年的147.15万亩、53.55万亩减少到2019年的120.45万亩、34.62万亩,林地面积、植被盖度不断增加。目前,全市林地面积10019.3公顷、草地面积84288.12公顷、湿地面积11850.14公顷,我市境内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3907公顷。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了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曾经罕见的野生动物又重新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如今的乌海,绿色成为城市主色调。城市周边,防护林郁郁葱葱;矿山旧址,新绿蓬勃生长;黄河两岸,生态景观带生机盎然。防沙治沙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带动了生态旅游绿色产业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风和日暖草木生,“植”此新绿正当时。今年,我市将继续实施乌海市库布其-毛乌素沙漠沙化地综合治理及“三北”工程林草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预计补植补造种苗需求量约84.33万株。补植苗木种类为霸王、白刺、梭梭、柠条、沙枣等。目前,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开展。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下一步,我市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加大防沙治沙力度,巩固和拓展治理成果,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关闭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