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标       题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乌海市深入推进“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5个超百亿级产业链群”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111503000115543089/2023-02738 发文字号 乌海政办发〔2023〕10号
发文机构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信息分类 规范性文件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信息化
成文日期 2023-05-09 00:00:00 公开日期 2023-05-12 10:47:08 公文时效 有效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乌海市深入推进“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5个超百亿级产业链群”实施方案的通知
作者:市政府办公室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打印 保存 关闭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乌海市深入推进“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5个超百亿级产业链群”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359

  (此件公开发布

  

  

  乌海市深入推进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5个超百亿级产业链群”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八届五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不断优化工业结构、壮大工业规模,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创新引领,严格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按照自治区晋位升级工作要求立足工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战略导向,坚持巩固煤焦、提升化工、培育战新、拓展装备、优化传统发展思路,以打造现代煤化工、硅基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精细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现代能源、可降解材料5个超百亿级产业链群为目标,深入实施产业集群培育工程不断优化工业结构、壮大工业规模,坚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大经济总量,构建具有乌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发展。实施非均衡战略,聚焦战略重点领域,集中优势资源,凝聚各方力量,优先推动现代煤化工、硅基新材料、精细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现代能源、可降解材料等领域高质量发展。

  ——坚持集约集聚。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实施产业生态培育计划,培植一批具有链主地位的引领型企业、加快形成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技术+赋能的集群发展新模式,推动培育一批主导产业突出、链条完整、协作密切的高端产业集群。

  ——坚持项目带动。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产业链群发展的硬抓手。加强链群产业项目的谋划、建设和储备,聚焦产业群领军企业、产业链薄弱环节,加快谋划一批重大示范项目,全流程做好要素配套、服务保障等,推动项目落地开工建设。

  ——坚持创新驱动。统筹企业创新、区域创新、协同创新,使新型产业与传统产业互促共进、融合发展,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战略支撑的链群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主要目标

  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研究产业链上下游情况,以补链、延链、强链为抓手,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紧抓项目建设,开展点对点产业链招商引资,向更高技术含量、更有竞争力及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产品和产业链延伸,推动项目数量、建设质量、投资总量三量齐升力争2025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条延伸能力大幅增强,全市工业总产值实现翻番、达4000亿元以上,其中:新型煤化工产值突破1800亿元,硅基新材料产值突破1300亿元,精细化工产值突破200亿元,冶金建材产值突破190亿元,装备制造产值突破140亿元,现代能源产值突破100亿元,可降解材料产值突破640亿元。

  三、具体任务

  (一)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强力推进煤焦化工产业提档升级,推动焦化上下游企业整合重组、改造升级,全市14炭化室高度5.5米、4.3米焦化企业通过产能置换方式整合为5个重组主体,单体规模达到年产300万吨及以上,炭化室高度达到6.25米及以上,配套下游化产链条、余热余气回收利用项目延伸下游煤化工产业链条,实施煤焦化工延链补链育链工程,推进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煤焦油递进加工、粗苯深加工。推动氯苯、苯胺、苯酚等芳香族化合物关键节点产品向高附加值下游方向延伸,形成苯系化工产业链。构建焦油沥青针状焦锂电池负极材料碳纤维产业链条。2023推动国轩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建成投产,宝杰二期石墨负极材料、黑猫纳米超导电炭黑和碳基材料、润达负极材料等一批下游项目开工建设。推动广聚和君正焦化项目建成投产,国家能源、榕鑫、骏平焦化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并聚集一批上下游配套项目,形成产业集聚优势。2025煤焦化副产品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100%,化工产值比重显著提高,新型煤化工产业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支撑,着力打造国家级绿色焦化产业基地

  (二)硅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壮大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以乌达产业园、海勃湾产业园为重点,以工业硅为支撑,发展有机硅、多晶硅产业链条。以兴发有机硅、恒业成有机硅为依托,建设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硅烷偶联剂、高档白炭黑、高品质含硅精细化学品等项目开发有机硅创新链,支持特种硅橡胶、丙烯酸酯橡胶、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可替代聚氯乙烯的医用高分子材料项目建设,全力壮大有机硅产业。以东晶光伏,协鑫东立颗粒硅项目为依托,发展光伏材料产业,实现煤化工、氯碱化工、硅化工互相融合的产业格局。到2024推动兴发40万吨有机硅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协鑫东立年产20万吨颗粒硅及配套30万吨纳米硅项目一期建成,东源科技年产10GW单晶电池组件项目开工。到2025乌海东晶光伏产业链项目、恒业成二期30万吨有机硅单体配套11.7万吨工业硅项目建成、卡博特二期8000吨气相法白炭黑项目、湖北兴发硅橡胶硅树脂及下游产业链项目和配套10万吨工业硅项目建成,有机硅产能达100万吨左右,占全国总产能的20%以上,形成重要的硅基全产业链基地。

  (三)精细化工产业链群。充分发挥大宗化工原料生产集中优势,依托现有130余种精细化工产品基础,加快发展高附加值的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食品添加剂、氟硅材料等精细化学品。依托源宏、益泽、永太等医药中间体项目,构建从原料药向成品药、制剂延伸的产业链条。抓住乌达产业园列入全国十四五发展农药产业重点园区的有利契机,依托甲基磺酸、甲基磺酰氯、甲基吡啶等部分农药中间体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优势发展下游高端精细化工产品。增加高端PVC品种比重开发PVC糊树脂和专用特种树脂利用氯碱装置和丰富的煤化工产品,发展高性能纤维、工程塑料等化工新材料产业链。高性能树脂方面,聚焦聚酰胺(尼龙6、尼龙66等)、ABSSBS、聚碳酸酯等产品,引进相关产业项目;高端功能性膜材料方面,聚焦锂离子电池隔膜、软包装膜材料、聚氟乙烯(PVF)和聚偏氟乙烯(PVDF)背板膜等产品,充分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提高烧碱深加工水平利用零极距、氧阴极等离子膜烧碱技术,重点建设三氯硅、聚偏氟乙烯等项目,推动化工中间产品延伸耦合。到2024年底,永太、源宏联群中瑞、宜达、益泽、科硕等一批医药农药精细化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2025年,中联化工2万吨聚偏氟乙烯(PVDF)、10万吨三氯氢硅项目建设,形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四)冶金建材产业链群。整合我市冶金建材行业有效资源,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促进产品升级换代以乌海中玻为依托,发展高端光伏玻璃。引进下游高端产品加工制造企业,提升冶金上下游产业配套水平,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利用包钢万腾公司钢余热,发展氧化铝项目形成高品质氧化铝铝基新材料深加工产业链补齐铝产业链短板。依托包钢建龙、赛思普,积极推广氢基熔融还原冶炼技术,开发生产特种钢、优质钢、精品钢、合金钢、高强钢筋、H型钢等产品,推进特色冶金延伸提质。鼓励传统水泥熟料生产企业通过设备升级、技术改造,利用我市丰富的电石渣作为原料生产水泥熟料。利用丰富的煤矸石资源,引进煤矸石制砖企业,研究探索煤矸石合成土壤,开发煤矸石生产硫酸铝、白炭黑和无机纤维防火用纸等产品。2024,乌海中玻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赛思普60万吨氢基还原铁技改升级项目开工建设。2025,包钢万腾钢铝融合铝基新材料项目建成,产业链不断延伸,产品结构向中高端迈进

  (五)装备制造产业链群。光伏发电装备制造方面,鼓励东晶、京运通等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下游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风力发电装备制造方面,利用赛思普吸引高纯生铁应用、风机制造等相关配套产业集聚,形成以氢冶金为核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研发基地。氢能及储能装备方面,引进和培育发展电解水制氢装备、工业副产氢提纯装备、氢能储运装备、氢燃料发动机等装备制造业,实现氢能装备制造新突破依托国轩高科锂离子负极材料项目,重点发展储能电池、储能控制系统制造。新能源汽车方面,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推动企业间技术交流合作引导陕汽乌海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乌海海易通银隆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发展新能源重卡、矿用车、装载机等新能源装备产品,引进城市物流车、环卫车、渣土车等新能源专用车以及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2023,水发丰远风机轮毂铸造项目、株洲中车时代零碳智能装备产业基地等项目力争开工建设。到2025,海易通新能源产业园项目陕汽新能源车项目建成,配套建设重卡换电装备制造及数字能源服务项目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基本建成

  (六)现代能源产业链群。抓住自治区建设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契机,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打造风光氢储用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以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推进绿电就近就地消纳,充分发挥我市区域清洁能源富集、电力资源富裕、电网结构坚强、储能调峰优势等资源条件,支持引进符合条件的延链、补链、强链的绿色高载能企业,建立以绿电引产业、以产业促绿电的良性循环。推动全市362万千瓦火电机组整合重组和节能改造,对具备条件的186万千瓦的火电机组进行整合重组,新建一座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间接空冷发电机组;对176万千瓦的火电机组进行火电灵活性改造利用新能源区域协同发展,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推动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利用电力系统调峰优势深化与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合作,推动建立区域四盟市合作机制,探索在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配套建设风电光伏基地,在乌海及周边工业集中区进行消纳。围绕新增负荷绿电配置,依托乌海及周边地区新能源一体化合作区列入自治区级区域发展战略为契机,打造区域绿电替代合作区和零碳工业园区。推动我市与阿拉善盟合作首个自治区层面跨盟市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落地实施,引领带动与周边地区合作的跨盟市新能源项目。2023,乌海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到2025,国轩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龙源东方希望园区绿电示范等项目建成,新能源示范基地基本建成

  (七)可降解材料产业链群。以建设全国重要的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基地为契机,实现煤炭由低附加值原料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化,打造行业标准完善技术路线高端绿色低碳循环的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体系,不断壮大新材料产业基地。依托焦化、电石发展基础,构建甲醛+乙炔BDO产业链进一步延伸BDOPBATBDOPTMEG氨纶、BDOGBLNMP/NVPPVP电池材料溶剂、BDOPBS/PBSABDOPBST医用材料链条,提高产业链整体协同发展和抗风险能力,形成规模的产业集群实现碱化工、煤化工、氢化工互相融合的产业格局。引导现有产业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延伸发展醋酸、醋酸乙烯及EVA等下游新材料,打造PPCPCDMC等高端新材料产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供需匹配。聚力推动一批低能耗、高效率、低碳清洁的项目落地2023,华恒、三维、东景、君正可降解塑料项目建成。到2024,广锦可降解塑料项目建成,BDO产能达300万吨以上,占全国总产能的40%以上成为拥有国内最大产能,具有全国影响力争力和市场话语权的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全产业基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提升产业集聚。充分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加强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研究,完善产业支持政策持续提高项目建设全流程服务水平,提升蒙速办·四办质量,全面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强化保姆式服务,落实帮办代办制,最大限度缩减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时限要素指标方面优先保障链群项目的用能、用水、用地等要素供给,在全市上下形成全周期项目服务保障体系。通过建立部门会商制度,推动实施并联审批承诺制审批,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审批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合赛马比拼机制,实行领导干部包联机制问题台账交办机制按月排名通报机制,细化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促进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尽快建成投产,早日发挥效益。

  (二)开展招商引资,推动产业集聚。聚焦产业链、产业集群精准招商,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和配套效应。紧盯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优势产业,突破瓶颈制约、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以我市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按照自治区制造业转移发展指导目录》要求,积极承接适合我市发展的产业转移项目集中引进一批以煤焦化产业深加工为方向的集群项目,重点布局针状焦、环氧丙烷、MDITDIADI项目粗苯、酚油、洗油、蒽油、萘油精深加工项目锂电池负极材料、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锂电池电解液项目等。集中引进一批硅基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重点布局硅基气凝胶复合材料、高温硫化硅橡胶、气相法白炭黑、有机硅及深加工、硅烷偶联剂、特种硅橡胶及硅油、三氯氢硅、多晶硅、单晶硅、颗粒硅、纳米硅、光伏组件用有机硅胶项目。集中引进一批精细化工集群项目,重点布局PVC糊树脂、醋酸乙烯、聚乙烯(PE)、三氯乙烯、苯甲酰氯、氯化聚氯乙烯(CPVC)、环氧乙烷项目。集中引进一批可降解材料集群项目,重点布局聚四氢呋喃、γ-丁内酯、N-甲基吡咯烷酮、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氨纶)、高性能芳纶纤维、高性能微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生物可降解塑料、全生物降解地膜、可降解塑料制品等项目。

  (三)壮大龙头企业,带动企业集聚。积极发挥龙头企业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人才培训、信息扩散的重要作用。支持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完善技术标准、拓展质量检测、制定行业标准,提高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剥离专业性强的零部件和特定生产工艺,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转化协作水平。支持剥离非核心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企业降低成本、集中精力发展主业,实现主业做精做专做强培育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服务型企业,发掘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建立终端产品与零部件厂商的战略联盟,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专业化配套的协作体系,努力提高龙头企业在我市的配套率。推动龙头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改造,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提升产品档次和水平。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提升企业品牌意识,加强企业品牌规划经营、管理,提升品牌的国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一流品牌。

  (四)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引导产业集聚。充分发挥自治区重点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作用,采用贷款贴息、技术改造升级补贴数字化补贴等支持方式,发挥财政政策资金的杠杆效应,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投入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根据相关要求,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链群中的重大工业项目信贷支持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定期向金融机构推介有融资贷款需求的链群重点工业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重点工业项目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发挥投资担保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作用,吸引外部资本、鼓励企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链群领域,形成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机制。

  (五)强化产业园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加大产业园主导产业培育力度,进一步明确各产业园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形成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集中度高,具有特色产业基地的产业园区。提升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水平,围绕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生活服务公共配套,推进实施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园区高标准建设,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对标先进地区水平,建立以亩均投资、亩均产值、亩均税收及容积率等方面为中心的控制性指标体系,强化标准地供给。以市场化方式推动用地、环境容量、排污总量、能耗指标、水耗等要素指标向链群项目倾斜。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产业集聚。依托乌海职业技术学院、乌海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培育产业技术原始性创新人才,工程化开发人才、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等各类高技能人才,提前做好人才储备,为产业转型和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建立和完善人才成长、集聚、柔性流动等人才保障机制,有效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团队和领军人物。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工作站等人才培养机构,促进人才向企业流动。

  (七)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实施。各区、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明确专人负责,按各自职责将本实施方案的重点任务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对方案工作责任落实、重点工业项目推进、目标任务完成等情况建立台账、强化跟踪问效,定期会商研判,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要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推动链群发展,主动协调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靠前服务,对符合链群发展方向的项目、集群核心承载区内的项目,按规定审核列入市级重大项目清单,加强用地、用水、用能等支持保障落实现有优惠政策及国家、自治区等相关专项支持政策资金,突出重点加大支持力度。到2025,确保形成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5个超百亿级产业链群。

  附件:1.乌海市深入推进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5个超百亿级产业链群职责分工

            2.乌海市深入推进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5个超百亿级产业链群重点项目任务分工台账

                 下载文件:乌海政办发〔2023〕10号 附件1.docx

                 下载文件:乌海政办发〔2023〕10号 附件2.docx

                 下载文件:乌海政办发〔2023〕10号.doc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8992631,邮箱:whdsjzw@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