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市委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盯办好“两件大事”,全力以赴调结构、促转型、提信心、惠民生、防风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2023年,是奋力拼搏、富有成效的一年。我们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3%,连续2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再创新高、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8%、6.3%。我们心无旁骛抓发展,紧扣五大任务抓落实,预计焦炭产量位居全区前列,建成、在建BDO产能达160万吨;粮食、蔬菜、肉类产量分别增长12.5%、6.3%、9.4%;对外贸易扩大至79个国家和地区,外贸总额达11亿元;中心城区剔除沙尘超标天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3.3%,PM_2.5、PM_10和臭氧浓度创历史最优水平,黄河乌海段水质连续7年保持在Ⅱ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同比下降,全市综合债务率大幅下降,市本级和海南区退出政府债务高风险等级,坚决守住了金融、信访维稳等底线。我们锚定高标、争先进位,我市获评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国家再生水利用配置优秀试点城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顺利通过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验收,健康内蒙古行动综合得分居全区首位、人民健康保障指标连续三年居全区前列,“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入选全国改革典型案例。海勃湾区列入自治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区,乌达区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在全区率先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海南区获评自治区首批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样板,高新区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全市形成比学赶超、竞相出彩的浓厚氛围,以发展的累累硕果谱写了乌海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生动实践。
这一年,我们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推动经济企稳向好。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提信心扩投资稳增长,累计留抵退税、缓税降费达20多亿元,贷款余额增长15.6%,市场主体增长14.2%。建立重点项目“争先进位、赛马比拼”工作机制和每季度现场观摩机制,组建小分队助企解难,296个重点项目开复工率100%,完成投资263亿元。累计签约项目86个,预计引进到位资金增长15%左右。园区落地项目总投资达774.1亿元。
二是加快推动产业转型。传统产业在转型中焕发出新的活力。矿权、焦化、洗煤“三个整合”持续发力,矿权整合工作有序推进;淘汰焦化产能729万吨、居全区第一,1个500万吨焦化项目投产,1个300万吨焦化项目基本建成,3个300万吨以上焦化项目进展顺利;开工建设综合性煤炭产业园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绿色能源消纳基地、BDO生产基地和BDO创新中心破题起势,“阿电入乌”首期合作项目启动,抽水蓄能等16个新能源项目稳步实施,5个BDO一体化项目进展顺利,国内首家BDO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挂牌成立,我市被确定为全国BDO产业发展大会永久举办地,兴发有机硅一体化等项目加快建设。自治区网络货运产业试点扎实推进,绿能低碳物流园等项目落地。成功举办沙漠葡萄酒文化旅游节等活动,航空旅客吞吐量近7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旅游人次和收入分别增长90%、123.7%。大力发展“四个经济”,统筹布局37个夜市、集市,引进首店品牌45个。建设6000亩高标准农田基础配套项目、3个千亩粮食生产示范片区,百亩设施蔬菜基地等项目进展顺利,乌海葡萄“蒙”字标团体标准发布,“乌海葡萄”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18亿元。
三是聚力推进城市转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建成“一刻钟社区生活圈”试点12个,更新市政管网81.5公里,新建“口袋公园”17座,改造完成老旧小区60个,建设棚户区住房2538套、保障性租赁住房1790套,自治区下达房地产“三难”问题全部解决。滨河二期开发稳步推进,市一中新校区、市二中滨河校区等19个项目加快建设。包银高铁乌海段等工程进展顺利,S217海勃湾绕城段等4个项目建成通车,打通断头路38条。4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基本建成,葡园绿道等项目投入运营,农区卫生户厕普及率位居全区前列,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四是着力抓好生态治理。实施污染防治项目115个,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圆满收官,美丽乌海生态环境提质行动全面启动。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荒漠化治理大会战,治理黄河岸线51.5公里,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减少”,国考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状况居全国前列。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完成“五个大起底”年度任务,提前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万元GDP用水量目标任务,成功举办首届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论坛,在全区率先建成盟市水权交易平台。
五是推深做实改革创新。实施经济、生态等领域改革任务60项,10项国家、自治区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国企改革持续深化,市属国企总体扭亏为盈,改革成效被自治区评为A级。政府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增长23%,“蒙科聚”乌海分中心投入使用,建成自治区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48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111家。出台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中蒙俄特色贸易区建成投用,实际利用外资三年来首次实现“零”的突破。
六是全力保障改善民生。民生支出占全部财力支出的76.9%,抓牢抓实自治区43件民生实事,“十大民生工程”落地见效。发放支持就业资金1.33亿元,困难群体参保率达100%,社会救助标准实现“七连升”。认真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1+N”政策体系,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7.7%、高于国家标准12.7个百分点。发挥医疗高质量发展“1+N”政策体系效应,市人民医院新建综合楼、海勃湾区人民医院新院建成投用,实现基层医疗机构门诊诊察费100%报销。新增运动场地31万平方米,举办文体活动3800余场,惠及群众200万人次。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信访“三率”居全区前列,刑事发案持续下降,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国家统编教材全面推行使用,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48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走深走实。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扛牢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提标、提速、提效”专项行动,推动政府系统作风建设持续转变。狠抓中央环保督察、自治区党委巡视等反馈意见整改,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常态化治理、人防领域专项整治基本完成。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八五”普法,推动3件地方性法规实施,乌达区、海南区获评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自觉接受各界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达100%,满意率达99.7%。全力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供销合作社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工作,国防动员、退役军人、双拥优抚、统计审计、地震气象、档案史志、外事侨务、机关事务、扶残助残、广播影视等领域工作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成就凝聚艰辛,变化催人奋进。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在于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在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拼搏进取!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关心支持乌海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成绩值得肯定,问题更需正视。2023年以来,我市经济运行持续承压,受企业生产经营量减价跌瓶颈期、新旧动能转换阵痛期叠加影响,加之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0%的煤炭开采洗选和焦化行业产能发挥不足,新兴产业接续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导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GDP增速不及预期,反映出我市倚煤倚能倚重的产业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必须狠下决心推动产业转型,坚定不移把结构调过来、功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与此同时,还要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主要是:新发展理念尚未完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经济发展资源型、重化型特征依然明显,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不足,美丽乌海建设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部分干部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工作作风还需进一步转变,等等。对此,我们将拿出硬招实招,全力推进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期待!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九个方面重点工作,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实施政策落地等六个工程、全力抓好项目投资等七个方面任务,为我们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乘势而上“闯新路、进中游”指明了方向路径、鼓足了信心干劲。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站在政治、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优化调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明确提出十二项重点工作,发出了创一流、争先进、作示范的动员令,吹响了打好翻身仗、打出组合拳、打赢攻坚战的进军号角,释放了拼经济、抓发展、惠民生的强烈信号。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准确把握“稳”与“进”、“立”与“破”的辩证关系,保持信心、保持定力、保持干劲,笃行苦干、紧抓快干、真抓实干,全力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按照市委部署,做好今年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全力办好“两件大事”,努力为自治区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作出新贡献,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新局面。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100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节能降碳目标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认真落实市委“贯彻一条主线、坚持一个遵循、走好一条新路、推进两个转型、实现‘三高’目标”总体发展思路,紧扣十二项重点工作,鼓足干劲、主动作为,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列、争创一流。
(一)增强信心底气,在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上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保持战略定力,调动一切力量、想尽一切办法,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让“稳”的基础更牢固、“进”的动能更充足。政策落地稳预期。以实施政策落地工程为抓手稳定社会预期,主动向上对接、用足用好用活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各类政策,推动支持经济增长、保障改善民生等政策红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助企解难服务小分队”作用,多措并举破难题、降成本、稳订单、增效益。大力培育“四上”企业,通过培育扶持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引导促进一批、入库纳统一批,有序推动企业梯次成长,力争年内新入规企业70户以上。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全力以赴抓招商。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围绕打造2个产业集群、5个全产业链群,紧盯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强化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加快引进一批行业龙头和“专精特新”企业,迅速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力争引进国内到位资金255亿元以上。全力唱好招商安商“同一首歌”,对签约的项目专班推进、靠前服务,集中力量抓落地、抓前期、抓推进,确保引得来、落得下、建得好,真正把招商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效。铆足劲头扩投资。坚持“争先进位、赛马比拼”机制,组织实施重点项目264个,突出抓好包银高铁乌海段等14个投资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确保一季度开工率达到70%、上半年全部开工,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0亿元以上。对标国家重大战略和投资导向,加强重点项目策划谋划,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多措并举强园区。全力理机制、抓管理、强配套、育链条,纵深推进园区“焕新提质”工程,抓好生活配套服务区等41个基础设施项目,整治低效用地项目、盘活低效用地4000亩以上,力争新增工业用地全部实现“标准地”出让,通过跨地区水权转让、优先使用非常规水等措施,保障项目用水需求,强化能耗、电力、环境容量等要素保障,确保工业园区全部达到化工园区D级标准要求。统筹推进与周边地区整合园区资源、理顺管理体制,推动与棋盘井、乌斯太等园区产业上下游协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千方百计促消费。积极培育“四个经济”,新建商业网点200个以上,引进首店品牌50家以上,改造提升区域性夜市4个,着力打造一批带动消费升级的特色街区。出台促消费政策措施,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拓展即时零售、社区电商、智能家居、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打造周末经济、亲子经济等更多消费新场景。
(二)加快产业转型,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的更大突破。主动服务融入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按照“巩固煤焦、提升化工、培育战新、拓展装备、优化传统”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现代服务业和特色农业提质扩容,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科技“突围”工程提升科创能力。认真落实“科技兴蒙”2.0版各项举措,以政府投入刚性增长激励带动社会多渠道投入,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力争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增速保持在全区前列。深入实施“双倍增、双提升”行动,着力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三个全覆盖”,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以上。建好用好创新平台,推动BDO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尽快实体化市场化运行,加快BDO产业智慧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协调推动BDO行业标准修订,着力打造BDO产品交易平台和标准研究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发挥BDO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引领示范作用,通过联建共建、输出服务等方式,以点带面带动“蒙科聚”、科技创新孵化中心等科创平台建设。
以“三个整合”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坚持先立后破,实施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提升工程,提速推进“三个整合”。加快6个露天煤矿整合区、1个井工煤矿整合区、10个非煤矿山整合区整合工作,确保一季度完成非煤矿山整合,年底前基本完成煤矿整合。抓好一棵树梁地区煤炭资源勘探,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推动新建已投产焦化项目满产达效、在建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力促拟建项目完成产能置换和手续办理、尽快开工建设,进一步延伸发展煤焦油、焦炉煤气、粗苯深加工等下游产业,着力打造国家级绿色焦化产业基地。提速煤炭洗选行业垂直一体化整合,力争9个综合性煤炭产业园年内全部开工,实现煤炭采洗选、储配运全过程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聚焦创建自治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实施大规模技改升级行动,加快产业数字化改造,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建设5G基站300座,推进“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化推广,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力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9%。大力推进煤电“三改联动”,实施一批节能、节水技改项目,积极创建低碳、零碳示范园区,推动产业向绿色化、集约化升级。
以绿色能源消纳基地和BDO生产基地建设推动新兴产业成群成势。聚焦打造乌海及周边地区绿色能源消纳基地,加快编制总体规划,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抓好“阿电入乌”首期200万千瓦区域合作示范项目,打通磴口到海勃湾、阿拉善左旗到乌达、鄂托克前旗到海南等跨区域绿电输送通道,推动存量负荷绿电替代、增量负荷绿电配置,不断提高绿电消纳能力。大力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推动工业园区绿色供电等新能源项目早日建成,力争并网装机30万千瓦,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5%以上。提速实施抽水蓄能等项目,加快锂电池产业链项目建设,推动新能源产业聚链成群。聚焦打造全球最大BDO一体化生产基地,加快5个BDO一体化及8个下游深加工项目建设,积极引进一批配套服务项目,规划建设可降解制品园区,延链发展氨纶等相关产业,延伸发展医疗耗材等高端产品。提速推进有机硅一体化项目,着力打造全国最大有机硅生产基地。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培育计划。
以金融物流旅游为重点推动现代服务业增量增效。认真落实自治区推动企业上市“天骏服务计划”,扎实做好企业上市培育服务,研究出台支持企业上市相关政策,筛选一批优质企业纳入上市企业后备库并动态管理,推动形成“培育一批、股改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企业上市梯次推进格局。坚持优布局、提效益、调结构、强平台、改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增量扩面,力争全市贷款余额增长10%以上。聚力打造自治区西部大宗商品物流枢纽,多措并举畅通物流通道,以开展网络货运产业试点为抓手,向上争取资金、规划建设寄递业仓储物流智能集散中心,引进培育一批物流龙头企业、5A级物流企业、大型物流智能化服务企业,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互促。聚焦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发挥乌海“山、海、沙、城”独特景观优势,推动乌海湖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与阿拉善盟合作开发“环乌海湖”旅游资源,以葡园绿道等为载体策划推出一批乡村旅游线路,加快几字弯城市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集田园风光、现代农业、运动健康、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沉浸式农文旅融合示范片区。
以产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聚焦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加大农业“接二连三”力度,加紧盘活一批闲置温室大棚,抓好5个设施农业项目,不断丰富“菜篮子”供给。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全面完成4.3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在全区率先建成全域高标准农田。聚力推动葡萄产业提质升级,扩大设施葡萄面积,着力打造全区规模最大、业态最全、产业链最完整的现代化葡萄基地。
(三)聚焦城市转型,在完善城市功能上实现新的更大进步。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坚持旧城新区一起抓,制定出台城市精细化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办法,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辐射力带动力。高质量打造精美宜居智慧城市。建好“一刻钟社区生活圈”,推动12个试点生活圈提档升级,新增试点生活圈2个,实现主城区全覆盖。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368套、商品住宅4000套以上,完成63个老旧小区、500套棚户区住房改造,更新各类市政管网25公里,新建“口袋公园”10座,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社区餐厅和停车场、充电桩等配套设施,推进海勃湾南部城区提升改造工程,让老城区更美丽、更宜居。加快滨河二期开发,完善照明、管网等基础设施,提速推进市公共文化中心、第十六幼儿园等项目,把新城区建得更完善、更靓丽。积极承办全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现场会,抓好智慧城管、智慧小区等信息惠民项目,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一体化处理、二手车市场划行规市,扎实开展市容市貌提质专项行动,着力解决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切实提升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水平,以更优城市管理服务提升城市温度。高标准构建互联互通交通网络。加快推进G1816乌海至石嘴山段、S37乌海至宁东高速公路工程,开工建设海勃湾高铁片区基础设施,推动地方铁路专用线与国铁线路串联衔接。抓好车站南路及立交桥改造、滨河西片区道路及附属工程,着力畅通城市交通“动脉”。高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推动脱贫成果持续巩固。结合乡村产业打造一批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推动农区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巩固提升4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成果,打造海勃湾、乌达2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深入实施农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抓好户厕、农区道路改造等工程,切实让农区居民得实惠真受益。
(四)坚持综合治理,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上展现新的更大作为。坚决扛起“着力抓好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大政治责任,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巩固扩大“七治”成果,全力推进美丽乌海生态环境提质行动,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答好“绿色治理”考卷。狠抓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实施工业企业污染防治等七大综合治理提质行动,抓紧抓实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绿色矿山建设等30项重点任务,抓细抓牢矿区厂区扬尘综合治理和玻璃、石灰、电石行业提标改造等16个项目,扎实推进城区1000户清洁取暖改造,深入打好臭氧和PM_10治理等标志性战役,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确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空气质量目标任务。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抓好“一住两公”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推进固体废弃物处置,着力打造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绘就“绿色生态”画卷。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快国家黄河流域警示片和自治区暗访片反馈问题整改,抓好河湖“清四乱”、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饮用水源地管护等重点任务,推进滨河段护岸综合治理等项目,保障黄河乌海段安澜。坚持“以水定绿”,科学开展生态恢复建设,推进“三北”防护林建设、沙化土地治理、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等重点项目,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荒漠化治理大会战。书写“绿色发展”答卷。认真落实自治区“碳达峰十二大行动”,强化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能耗管理,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确保单位GDP能耗零增长,先行先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大力推行“公转铁”“散改集”“油改电”,建设一批充(换)电站,加快新能源重卡推广应用,着力构建绿色运输体系。巩固“五个大起底”成果,加快完成剩余225.4公顷批而未供土地处置任务。推进违法违规用地存量问题整改清仓见底,坚决遏制增量问题发生。
(五)深化改革开放,在积蓄发展动力上取得新的更大成果。坚持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持续拓宽发展新空间,增创发展新优势。强化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大力开展诚信建设工程,完善“红黑榜”激励约束机制,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跨区域通办”改革,探索推行“智能+极简”服务,推出一批“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套餐,争创政务服务“两站一中心”标准化试点,不断提高“乌海·无忧办”政务服务品牌影响力。全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抓好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市场化要素配置、政府机构等重点改革任务。强化向北开放腹地支撑。主动服务融入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围绕自贸区创建工程,积极探索“口岸+腹地经济”模式,打通策克、甘其毛都等口岸入乌大宗物流通道,以低碳产业园铁路专用线等项目为重点,畅通与周边园区间物流网络,大力推进“蒙煤入乌”,着力打造蒙古国煤炭进口加工园区,推动“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变迈出实质性步伐。发挥“乌贸通”外贸一站式服务平台作用,不断优化通关、退税、信保、物流等服务,支持本地外贸企业建设海外仓,加快推进自治区内外贸一体化试点,进一步丰富中蒙俄特色贸易区外贸业态,力争外贸总额增长5%。
(六)实施温暖工程,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列出民生实事清单,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推动更多政策向民生聚焦、财力向民生倾斜,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民生实事任务,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探索构建精准供热、按需供热新型智慧供热采暖模式,加快推动备用热源建设,让各族群众温暖过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落实落细教育高质量发展“1+N”政策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建好“三支队伍”,抓好市一中新校区、市二中滨河校区等33个项目,切实提升教育软硬件建设水平。实施学前教育提升行动计划,统筹幼儿园布局、调整办园结构,力争公办幼儿园入园率达到自治区平均水平以上。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力争各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巩固国家级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示范区创建成果,推动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为产业转型提供有力技术人才支撑。统筹推动特殊教育、老年教育发展。全力守护人民健康。用好用活医疗高质量发展“1+N”政策体系,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推进市人民医院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提升、妇幼保健院综合托育服务中心等项目,大力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切实提高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以推进全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为抓手,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下沉,力争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到90%以上。打响特色文体品牌。大力弘扬北疆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书法文化、工矿文化,强化“中国书法城”品牌建设,开展广场文化艺术节、乌兰牧骑下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全民健身,改善体育中学办学条件,加快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建设,承办国际沙滩足球邀请赛、全国马拉松赛等重大赛事。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多措并举解决“招工难”“就业难”结构性矛盾,完善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机制,落实好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建设创业就业产业园,通过搭建就业供需服务平台、跨区域点对点劳务协作等措施促进就业,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100人次以上,力争城镇新增就业4100人以上、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1700人以上,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聚力抓好社会保障。推进全民参保精准扩面专项行动,依托社保卡实现政务服务、补贴发放等“一卡通”直达。加强特困、低保等困难群众救助帮扶,抓好各类社会救助项目建设,确保低保标准保持在全区前列,让每个身处困境的人都能及时得到救助和关爱。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质等4项工程,以承办全区养老服务现场会为契机,推动市老年养护中心等养老机构提质升级,力争在全区率先实现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全覆盖,推动“老有所养”迈向“老有颐养”。
(七)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在筑牢安全稳定屏障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推进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及时精准“拆弹”,筑牢“三个基石”,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筑牢社会治理基石。巩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成果,深化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加快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持续巩固提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响应率、办结率、满意率等指标。深入推进“雪亮工程”三年行动,实施城市安全韧性提升工程,建设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扎实开展命案防控和积案攻坚等专项行动,着力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扎实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持续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全面深化信访代办服务,全力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筑牢安全生产基石。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完成国家和自治区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反馈问题、公建项目历史遗留消防问题整改,深入开展矿山、危化品、城镇燃气、自建房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风险排查整治,抓好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平台、自治区西部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筑牢风险防范基石。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砸锅卖铁”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政府隐性债务,保持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动态清零”,全面完成年度化债任务。聚力打好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问题资产清收处置攻坚战,推进地方法人银行改革化险,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和非法金融活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推动乌达区创建自治区食品安全示范区。
进一步夯实双拥工作基础,努力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扎实做好国防动员、人民防空、防震减灾、气象、档案、保密、仲裁、新闻出版等工作,支持各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严更高要求。我们将始终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忠诚干净担当,高效规范履职,持续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铸牢忠诚之魂。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根本的要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自觉做到重大事项提前向市委请示、重点工作主动向市委汇报、重大活动及时报市委批准。厉行法治之举。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格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深入实施行政执法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效能,确保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抓严抓实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砥砺担当之志。大力发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敢想会干、敢打敢拼,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不折不扣、雷厉风行、敢作善为抓落实。严格执行自治区党委深化整治“三多三少三慢”问题二十条措施,纵深推进“规范、精减、提速”,坚决纠治“慢、粗、虚”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以更优作风、更实举措推动工作提标提速提效。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既做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永葆清廉之风。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一岗双责”,不折不扣抓好自治区党委巡视、专项审计等反馈问题整改,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腐败,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量入为出、节用裕民,守牢“三保”底线,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坚决杜绝“新形象工程”,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群众的“好日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要坚决把这条主线全面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中,贯穿于想问题、作决策、出政策、抓落实全过程各方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筑基提质、培根铸魂、品牌引领,扎实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和美乌海”群众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把握“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在“七个作模范”上见行见效,全面做好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工作,努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力呵护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
各位代表!蓝图绘就启征程,中流奋楫再扬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和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勠力同心、拼搏实干,在办好“两件大事”、助力自治区“闯新路、进中游”中,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迈出新步伐,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乌海新篇章!
相关解读: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8992631,邮箱:whdsjzw@163.com